说明
欢迎你来参加今天的面试。请仔细看题,认真准备,回答问题要抓住要点,把握好时间。准备完毕即可开始作答。
题目
第1题: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看法。
第2题:
你单位在组织表彰大会的过程中突然有人举报,说有人违纪。请问你是大会的初审组工作人员,你该怎么办?
第3题:
你是社区的工作人员,现你社区要组织一场文明养犬的政策宣讲会,请现场模拟。
第1题解析与参考答案:
审题重点
本题属于对于历史名言的理解类的态度观点题目,对于此类题目考生需要先对于题目中的名言进行解释和说明,提出自己是否支持题目的观点,然后通过分析论证和举例论证的方式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的正确性,从而进一步用说明如何能够践行自己的观点,从题目的名言当中得到一定的启示。
审题点1:“利民之事,丝发必兴”
针对该审题点说明了本题目名言的第一部分,从字面意思我们可以看出,题目在说明对于民众有利的事情,哪怕是发丝一样细小,我们也一定要弘扬和坚持。通过语义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题目的观点其实是在指导我们在公务员的职业中时刻以人民的利益为中心开展工作,把一切对于人民群众有利的事都坚持下去,不断弘扬。很明显,这个观点是值得我们肯定和践行的,那么考生在说明此观点时就可以寻找一些典型事例来进行论证。例如:郑板桥的忧国忧民、精准扶贫政策等,都能支持题目观点。
审题点2:“厉民之事,毫末必去”
该审题要点就是告诉我们对于群众不利的事情,哪怕是一点也一定要摒弃和改正。可以看到本句话的意义正好与题目的第一句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两者并不矛盾。这也就告诉我们在公务员的岗位上,任何不利于群众利益的事情,哪怕事情再微小,都应被我们摒弃和改正。论证此观点时我们也可以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来进行举例说明,从而体现观点的完整性。
审题点3:“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看法。”
该点反映了题目的问法,通过对于题目观点的论证从而得出自己认为正确的观点,考生还需要以此观点作为答题的中心思想,论证的同时要着重说明观点给我们的启示意义,从而体现我们在自己的工作中如何践行和实践此类观点。在答题中我们可以充分结合自己的工作来更加实际地说明我们秉持的态度。
故本题的答题思路为:第一,提出自己观点。第二,分别论证观点的正确性。第三,详细论述如何在工作中践行题目观点。
思维导图
参考答案
各位考官,题目的观点是习总书记在一次讲话中引用古人提出的做官的准则,我认为这样的观点在今天我们的公务员队伍上同样适用,需要我们不断弘扬和发展。
首先,“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就是再告诉我们,在公务员岗位上要关注每一个细节,解决群众需要的每一件细微的小事。正如清代诗人郑板桥在诗中所写“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无论自己的官多大,都要及时倾听和解决群众的反应和问题。而当今新中国依旧需要我们有这样的精神,正如当今我们开展的“精准扶贫”工作,看似是一件又一件群众身边小事的解决,最后累积起来构成了当今世界脱贫的奇迹,让数以千万的群众真正的摆脱了贫困,走向了小康。这些都在告诉我们作为公务员,只有不断的做好每一件让人民幸福的小事,才能真正实现工作价值。
其次,“厉民之事,毫末必去”就是在告诉我们,要及时了解所有对群众不利的事情,无论再小的事情都要及时的解决。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无论是商纣王、秦二世、隋炀帝每一个造成国家衰落的皇帝,都是没有及时的倾听民间的疾苦,造成了王朝的倾覆,国家的衰亡。而当今作为共产党员更应该多去倾听和解决群众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就像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日夜》一样,周总理在基层调研时,透过当地歌舞升平的景象,察觉了细微的群众反应,最终才能够了解到现实情况,解决了群众困难。这些都在告诉我们,要不断改正和调整自己的工作,解决群众身边的每一个微小问题。
最后,我认为作为马上要加入到公务员队伍中的一员,我也应该时刻秉持题目的这种要求,做好工作。
第一,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理念。要看到每位公民都是社会发展的细胞,只有这些细胞健康发展才能促使社会的和谐,在工作中时刻以人民的利益作为出发点,坚定不移的走群众路线,在安排工作时多去做一些对群众有利的好事和实事。
第二,要不断根据群众意见调整工作方法。在工作中面对各类群众的问题和意见,我们要一定要及时了解群众诉求,并且根据群众的情况调整工作方法,真正能够实现“对症下药”,让每一位群众都能够在我们的工作中感受到亲切与关怀。
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一定能够践行题目的观点,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
。。。
注:篇幅有限,答案及解析请下载试卷后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