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
欢迎你来参加今天的面试。请仔细看题,认真准备,回答问题要抓住要点,把握好时间。准备完毕即可开始作答。
题目
第1题:
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近七成的受访青年感觉自己存在心理上或行动上的“社交卡顿”。“社交卡顿”可以简单理解为社会交往过程中的“不顺畅”,表现为因某些原因而拒绝与他人进行交往、避免参与社交活动的一种倾向,包括社交回避、社交恐惧等倾向。对此,你怎么看?
第2题:
有人说:逆境时思变,顺境时收敛。你怎么理解?
第3题:
你是乡镇干部,有一些大学生村官最近情绪不太好,你怎么办?
第1题解析与参考答案:
审题重点
本题是一道社会现象题目。本题的核心话题为青年存在社交卡顿的情况,属于负面现象,所以在作答时可以谈该做法给青年带来的危害,也可以深入剖析该问题产生的原因,最后思考以何种方式促进青年正确进行社交。下面结合题目具体分析:
审题点:“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近七成的受访青年感觉自己存在心理上或行动上的‘社交卡顿’。‘社交卡顿’可以简单理解为社会交往过程中的‘不顺畅’,表现为因某些原因而拒绝与他人进行交往、避免参与社交活动的一种倾向,包括社交回避、社交恐惧等倾向”
本句话给出具体现象,说明现在有相当多的青年在心理上或者身体上存在“社交卡顿”的现象,并解释了“社交卡顿”的表现形式,具体内容可以运用在答题内容中。青年存在社交不顺畅,可能会对青年自身产生不利影响,青年群体存在社交不顺畅,也会对整体社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深入挖掘背后原因,拒绝交往、社交回避更大程度是一种主动选择,原因在于社交需要耗费时间精力,青年觉得麻烦,而且现在社会节奏快,人们总想用最少的时间获得最大的效果,社交呈现功利化状态,青年不愿融入其中。而社交恐惧、社交逃避更多为一种被动选择,原因更多在于青年缺乏社会经验,害怕社交中出现错误,在社交时出现自卑情绪而逃避社交,或者确实是缺少沟通技巧,在社交中难以沟通表达,不得不尽力避免社交活动。
所以,要扭转这种情况,首先要从青年自身做起,转变思维、提升能力,还需要从青年密切相关的学校教育角度来帮助青年合理对待,最后从社会角度,引领良好社会风气,倡导真诚交流,尽可能为青年减少压力和焦虑,更好面对社会。
因此本题的答题思路是:首先,提出对青年存在“社交卡顿”的情况表示忧虑;其次,从对青年的影响以及对社会的影响出发,说明这种情况存在的危害;再次,从青年不想社交和不敢、不会社交两个角度,阐述青年出现“社交卡顿”的原因;最后,再从与青年有关的主体着手,提出针对性解决对策。
思维导图
参考答案
调查显示,有七成青年都存在“社交卡顿”,难以顺畅进行社会交往,这让我感到非常担忧。
青年普遍存在“社交卡顿”,会产生一定的危害。一方面,影响自身发展,青年拒绝与他人进行交往、避免参与社交活动,会让青年越发内向、孤僻,危害身心健康,一味局限于自己的小圈子里也会错过与他人沟通交流、寻求更好发展的机会。另一方面,影响社会进步,青年普遍存在“社交卡顿”,也会逐渐演变为一种社会问题,青年是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自身缺乏活力、不愿社交,也会抑制社会乃至国家的创新发展。
而青年出现这种情况可能出于两种原因。一方面,是青年不想社交,社交需要时间精力,不同的社交场合还要考虑不同的穿搭和礼仪,年轻人不愿为此费时费力,因而选择直接回避;而随着社会节奏不断加快,人们总想用最少的时间获得最大的效果,社交目的性强,呈现功利化状态,青年更是不愿融入其中。另一方面,是青年不敢、不会社交,部分青年缺乏社会经验,害怕社交中出现错误,在社交时出现自卑情绪而逃避社交;部分青年确实缺少沟通技巧,在社交中难以沟通表达,不得不尽力避免社交活动。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我们要积极举措,让青年拒绝“社交卡顿”,自信主动开展社会交往,拓宽人生视野、打开人生格局。
第一,青年要勇敢挑战自我。青年要放平心态,减少对于沟通失败的担忧,增强与人交往的信心和勇气,主动学习沟通技巧,提升社交技能。同时,放下手机积极走出家门,与同学、同事、朋友一起进行各类集体活动,在交流互动中增强沟通技巧,感受社交的魅力和快乐。
第二,媒体要合理宣传引导。通过播放电视宣传片、推送公众号文章、微博热点话题讨论等形式,倡导真诚社交、良性社交,营造正向社会风气,帮助青年减少社交焦虑,同时鼓励青年克服心理障碍,为青年提供合理社交的方法,帮助青年克服社交难题。
第三,社会要充分提供机会。高校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实习机会,举办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社交平台。社区、单位可以举行联谊活动、读书沙龙等,也可以联合博物馆、美术馆举办文化活动,为青年提供更多社交选择。
。。。
注:篇幅有限,答案及解析请下载试卷后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