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诗经》是中国文化的源头之一。19世纪法国人比奥认为,《诗经》是“东亚传给我们最出色的风俗画之一,同时也是一部真实性无可争辩的文献。以古朴的风格向我们展示了上古时期的风俗习尚、社会生活和文明发展程度”。他在此强调《诗经》具有( )。
A、强大的艺术感染力
B、浓厚的古典主义韵味
C、质朴的现实主义色彩
D、浪漫主义色彩
2.约成书于东汉的《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一部著名的数学著作。其中《均输》有一题:“今有人持米出三关,外关三而取一,中关五而取一,内关七而取一,余米五斗。问本持米几何?”答日“十斗九升八分之三。”该材料实质上反映了这一时期( )。
A、闭关政策下农民负担重
B、政府推行“抑商”政策
C、各关口的税率不尽相同
D、政府对“市”管理严格
3.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论说:“秦之所以革之者,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其情,私也,私其一己之威也,私其尽臣畜于我也。然而公天下之端自秦始。”柳宗元的观点( )。
A、抨击秦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B、肯定秦郡县制度优于封建制
C、批评秦朝家天下的皇权专制
D、公正合理选拔德才兼备人才
4.唐代岭南地区的草市称为“虚”,柳宗元记载道:“之虚所卖之”,“盖市之所在,有人则满,无人则虚,而岭南村市满时少,虚时多,谓之为虚,不亦宜乎?”据此可知岭南地区的草市( )。
A、受到政府严格管理
B、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C、建在水运便利之处
D、成为地方商业中心
5.北宋初年振作士风、砥砺名节的代表是范仲淹。他“以天下为己任”,一生三次因谏议而遭贬黜,当时的士大夫认为他一次比一次光荣。据此可知,当时( )。
A、儒学复兴运动遭受巨大挫折
B、专制集权不断强化控制舆论
C、士大夫认同朱熹的“正君心”
D、励气节的社会氛围逐渐形成
6.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谈到:所谓“三司”,第一是户部司,第二是盐铁司,第三是度支司。在唐代,由宰相亲自兼领尚书的一个司,如盐铁、度支之类,为对财政问题直捷处理方便起见……而宋代,则此三个司的地位提高了,独立起来掌握全国的财政。这表明( )。
A、宋代相权较唐代低落得多
B、唐代宰相专权现象明显
C、宋政府财政困难问题凸显
D、中央集权逐渐得到强化
7.古代中国建屋与造园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观察下面两幅平面图,对两处建筑在整体布局上中所蕴含的直接信息,下列表达最准确的一项是( )。
A、前朝后寝格局孕育着国重于家的理念
B、贯通南北的中轴线突出了皇权至上
C、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的设计原则
D、不同园林建筑形制的和谐统一
8.文化遗产是指从历史、艺术或科学的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文物、建筑或遗址。下列中国文化遗产的建筑技术能体现科学价值的有( )。
①明清故宫的台基
②平遥古城古民居中的拱券式砖结构窑洞
③皖南古村落的马头墙
④宏村的人工村落水系
A、②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9.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鸦片战争后)中国人爽快地接受了英国人提出的值百抽五之协定关税,最简单的原因是,这个税率比现有的帝国税率还高,现有关税平均只有值百抽二到值百抽四,尽管非正规的杂费很高。”这一材料本质上反映出清朝统治者( )。
A、善于利用关税保护本国商业
B、不重视国家的经济利益
C、仍以天朝上国体制办理外交
D、缺乏近代国家主权意识
10.“空间”在历史叙事中具有重要意义。阅读下图(我国江苏省示意图),下列选项中的历史叙事符合该图相应空间的有( )。
①中国军队曾在甲地堵截日军,打破其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②1899年张謇在乙地创办了大生纱厂
③丙地的明清时期古村落被誉为“中国画里的乡村”
④丁地形成的戏曲被誉为“近代百戏之祖”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1.19世纪70年代,在美国减轻茶税后,安徽一个普通农家从国际茶叶贸易中获得了丰厚的现金收入。但这个农家并没有趁机对家庭经济结构做全面调整,而是把经营的重心投向了就近的土地开发和粮食生产,以缓解口粮不足问题。这一个案( )。
A、反映了“当时中国农民已主动适应世界市场”的历史现象
B、丰富了“晚清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变动复杂性”的历史认识
C、支撑了“国际市场利好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的历史解释
D、印证了“世界市场加速了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历史结论
12.1934年《申报》刊登了一幅三星牙膏广告画(如图):“画面主体为身穿旗袍的秀丽妻子正在为身穿睡袍的丈夫挤牙膏”。该画反映了( )。
A、女性走出家庭步入社会
B、传统家庭观念发生质变
C、民众生活方式趋向西化
D、广告成为营销的主要手段
13.日本思想家福泽谕吉曾说:“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倘若次序颠倒,看似容易,实则不通。”近代中国“汲取欧洲文明”的过程中( )。
A、“有形的物质”建设打倒了文化传统的权威
B、“变革人心”曾经出现过形式主义的偏向
C、“改变政令”是指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D、“先其难后其易”成为汲取的先后顺序
14.某学者在论述抗战时期某一会战的意义时认为:这一会战改变日军作战的方向,在战略指导上是一非凡杰作,因此战使日军作战线由原从北向南,被迫改为由东向西,中国由是可以采取以空间换时间的持久抗战。该学者论述的战役是( )。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徐州会战
D、台儿庄战役
15.有学生在《辉煌年代国史丛书》一书中看到一张曲线图(如图),结合所学判断该图最有可能反映的是(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认可度调查
B、与中国建交国家数量统计
C、不结盟运动成员国的变化统计
D、“驱蒋纳我”提案投票情况
16.阅读如图新闻漫画,漫画家意在( )。
A、庆祝社会主义改造提前完成
B、说明“大跃进”中浮夸风严重
C、指明计划经济忽视了客观规律
D、表达对社会主义建设充满信心
17.中国的教科书获得了一个契机,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开始被表述为“政府+”,认为这是它“找到了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这一“契机”在( )。
A、中共二大
B、中共八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18.下图为某一时期的世界贸易简图。它反映了( )。
B、全球各地建立起直接商贸关系
C、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领先全球
D、新航路开辟后的国际分工格局
19.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谁是国家最高主权的代表——国王还是议会?最终,英国人明确的答案出现于( )。
A、1649年
B、1689年
C、1701年
D、1721年
20.“他们认为感情比理性更可靠,主张自由创造和效法自然。他们一般过着波希米亚式的生活,留着长发,不修边幅把人性的充分发展和发挥作为生活的最高目标。”这一流派是( )。
A、新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
21.美国宪法学家查尔斯·比尔德指出,制定宪法的保守派为了抵消人民群众及民主力量对政府的影响,在宪法上设置了重重障碍。美国《1787年宪法》中能够体现此观点的是( )。
A、众议院外另设参议院
B、众议员均由普选产生
C、黑奴按3/5计算选票
D、各州拥有部分自治权
22.某条约内容如下:“……放弃了芬兰、乌克兰和高加索部分地区,这使它不仅放弃了波兰和波罗的海沿岸诸省,割让包括6200万人口和125万平方千米的领土……使新生政权获得宝贵的喘息机会……”,根据材料分析下列选项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条约签订于1918年,由苏联和德国单独签订,苏联由此退出一战
B、这一年,美国和中国的北洋政府先后向同盟国集团宣战,加入一战
C、该条约的签订使新生政权成功建立红军、粉碎同盟国集团的军事干预
D、1918年随着德国战败,新政权宣布废除该条约
23.出于保密需要或者是为了彰显某种意图,战争中军事行动往往都有一个代号。下列两次世界大战中有关行动描述正确的是( )。
A、施里芬计划:初期在西线集中德军主要兵力,在6周内打败法国
B、黄色方案:主攻方向放在德法边境的阿登山区,以达到奇袭效果
C、海狮计划:最终被迫不定期推迟,德军陆军遭受二战中第一次重大失败
D、霸王行动:执行德黑兰会议决议,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两栖登陆
24.观察1913年—1937年俄国/苏联工业产值及重要工业产品在欧洲和世界的排名表
对上表数据解读正确的是( )。
A、农民为工业化付出的代价过大
B、苏联形成了较齐全的工业体系
C、反映了苏联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D、客观上反映了斯大林模式的作用
25.南昌汉代海昏侯考古发现让“海昏侯”迅速成为一个文化符号,引发了学术界的争鸣。下表为西汉海昏侯“海昏”爵号的三种历史解释,据此可知( )。
A、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历史解释
B、历史叙述不能客观准确再现历史事实
C、年代久远导致历史解释莫衷一是
D、综合多种历史解释即可确认历史事实
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26题10分,27题11分,28题9分,共30分。
(一)
阅读下面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法者,宪令著于官府……君无术则弊于上,臣无法则乱于下,此不可一无,皆帝王之具也。
—韩非子
真正的法律乃是一种与自然相符合的正当理性,它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并且是不变而永恒的。
—西塞罗
在民主政体下……只有人民可以制定法律。人民是国家的主人,除人民外,任何人都不能制定法律。
—孟德斯鸠
材料二《关于政权组织的法律》第2条:共和国总统,由参议院与众议院联合而成的国民议会以绝对多数票选出。第3条:共和国总统与参众两院有共同创制法律之权,总统公布两院所通过的法律,监督并保证其施行。……共和国总统的每项命令须经由各部部长一人之副署。
《关于参议院组织的法律》第8条:参议院及众议院共有创议并制定法律之权,但关于财政法案应先在众议院提出并通过。第9条:参议院得组成最高法院,以审判共和国总统或部长及审理危害国家安全案。
26.问题:
(1)阅读材料一,指出三位思想家对法律本质的阐述,并分别用一句话概括韩非子、西塞罗、孟德斯鸠在学术史上的地位。(6分)
(2)材料二中法律条款主要体现了启蒙思想的哪一主张?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从内阁的角度具体阐释。(4分)
(二)
马克思说:“世界史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作为世界史的历史是结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和外界的贸易交流在缓慢开展,贸易的主要产品是丝绸。在汉朝,丝绸与钱币、粮食一样可以用作支付军饷,丝绸作为一种奢侈品的同时,还成为了一种国际货币。中国还为来自域外的商人制定了贸易规则,创立了一套正规的管理体系。在离敦煌不远的古代要塞悬泉置遗址中发现的木简中得知:“进入中国的客商必须按规定的路线行走,他们将拿到通关文牒,也常常会被官员询问,这不是带着怀疑的眼光进行盘查,而是要准确地掌握什么人在进出中国,他们在中国都干了些什么”。所有这些复杂的行政措施都为我们展示出当时的都城长安是如何面对一个似乎正变得越来越小的世界。
材料二汉朝和罗马没有太多的直接交往,能确定的一次接触发生于公元166年,一个罗马使团被派往中国朝见汉桓帝。对大多数古代人来讲,世界的概念其实还局限在当地,人与人之间的贸易交流都在小范围内进行。然而,社会团体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由此产生了一个不同的世界,人们的趣味和观念都会受到商业产品、艺术风格和几千英里以外其他因素的影响。中国的丝绸可供迦太基和地中海周围其他城市的权贵富豪们穿戴,产自印度的调味品可以用在新疆和罗马的厨房,中亚畜养的马匹骄傲地驰骋在千里之外的东方。这是一个相互联系、渴望交流的世界。
——上述材料均摘编自[英」弗兰科潘《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
27.(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汉朝为打通、保障丝绸之路畅通所采取的主要举措,简述丝绸之路畅通所带来的影响。(7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联系新航路开辟的历史意义。(4分)
(三)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曲与南曲大相悬绝,无南腔南字者佳,要顿挫。有数等,五方言语不一,有中州调、冀州调,有磨调、弦索调,乃东坡所仿,偏于楚腔。唱北曲宗中州调者佳。伎人将南曲配弦索,直为方底圆盖也。……右《南词引正》凡二十条,乃娄江魏良辅所撰;余同年吴昆麓较正。情正而调逸,思深而言婉,吾士夫辈咸尚之。昔郢人有歌《阳春》者,号为绝唱。今良辅善发宋元乐府之奥,其炼句之工,琢字之切,用腔之巧,盛于明时。
——摘编自《<南词引正>校注》
材料二徽州文书是指宋朝到民国徽州所属六县及与之相毗邻的淳安等县遗存的契约文书,呈现出以土地文书(土地所有权、经营方式的变动等)、商业文书(商业合同、账簿等)、宗族文书(祭祀、族规、家法等)为大类的特色。
-—据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第九卷(明时期)》整理
28.(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魏良辅为昆曲发展所做的贡献。(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徽州古文书以土地、商业、宗族领域为主?(3分)
三、教材教法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
29.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1)历史课程标准(6分)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提出了历史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其中哪一素养是诸素养得以达成的必要途径?这一素养对高中历史课程目标的制定提出了哪些具体要求?
(2)历史概念解读与应用(6分)
在人民版历史必修三专题一第3课《宋明理学》中,理学又被称为新儒学,对这一概念的理解是本课的一个重点,请解读“新儒学”这一概念,并分析应如何在教学中处理这一重要概念。
(3)教学设计(8分)
创设历史教学情境是有效教学设计的重要载体,教师应引领学生在历史情境中展开学习活动,探究历史。请就“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时代背景”这一教学环节,设计相应的历史教学情境,并指出为何如此设计。
注:篇幅有限,答案及解析请下载试卷后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