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爱真题>历年真题 > 省考 > 安徽 > 申论 > 2024安徽省考申论真题及答案解析(B卷)

2024安徽省考申论真题及答案解析(B卷)

2024-10-07 11:16:57 爱真题 340

一、注意事项

1.本试题由“给定资料”和“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考试时限为150分钟。总分100分。

2.请在题本、答题卡、草稿纸指定位置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并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准考证号对应的数字涂黑。

3.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指定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作答无效。

4.所有题目一律使用现行规范汉语言文字作答,未按要求作答的不得分。

5.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后,考生方可答题。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考生应立即停止作答,将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翻过来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确认数量无误、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考场。

严禁折叠答题卡!

二、给定材料

材料1

近年来,A县充分发挥养老机构资源优势和医疗机构技术优势,坚持“医中有养、养中有医、居家有约、失能有保”,积极探索“医养一体、两院融合”农村养老新路径。以下是有关部门就这项工作进行调研座谈时,部分干部群众的发言摘要。

某镇中心卫生院周院长:我们卫生院有60张床位,过去长期使用率不足60%。3年前,一位老人看病后由于家中无人照料,提出继续住院接受护理的意愿。我们一摸底,发现全镇约有140名失能、半失能老人。但以前卫生院没有养老服务功能,附近的养老机构、幸福院里也没有专业的医护人员,无法满足这些老人的入住需求。正好赶上县里出台“医养一体、两院融合”政策,我们就把50张床位申请用于承担医养结合功能。随着老人入住,现在床位使用率升至100%。增加医养结合床位,可谓“一举多得”。

县卫健局办公室费主任:目前,老年人大多数都是居家和社区养老,形成了“9073”格局,即90%左右的老年人居家养老,7%的老年人依托社区支持养老,3%的老年人入住机构养老。对于居家养老群众,我们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健康体检、健康管理服务。其中,对居家行动不便的农村老人实行“一键呼叫”服务,即在老人手机上设置快捷键,可一键拨通家庭医生电话;对部分患病老人实行家庭病床服务,并把部分服务费用列入医保报销范围,目前有300多人次享受了这项服务。同时,我们还定期为居家老人提供血压检查、心电图监测等上门服务,极大缓解了居家养老的就医负担。

某医养服务公司护理员老赵:昨天我们跟着签约医生一起去了86岁的张奶奶家。8年前,张奶奶因脑卒中导致瘫痪在床。她家孩子都在外地工作,身边只有老伴陪伴。我们公司根据她的实际情况,由专业康复师和医生量身制定护理计划。目前,老人处于康复阶段,我们每两天就上门一次给她做康复护理,像她这种情况,平均每天需要90元护理费,但长护险可以减免54元,个人仅负担36元,这个费用大家基本都能负担得起。

县卫健局白局长:长期以来,医不能养、养不能医是基层的共性难题,养老、看病两头跑,增加了老百姓的负担,无形中束缚了大家的手脚。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以老年人的健康需求为导向,不断充实完善医养结合、长期照护、安宁疗护及老年健康服务等方面的政策体系,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推动形成了规模适度、功能完善、覆盖城乡的医养结合服务框架,探索出一条医养结合的新路径。现在,全县3家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全部开设了老年医学科、7家乡镇卫生院增设了养老服务职能,鼓励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为乡村养老机构提供服务,同时,大力推进“两个机构、一门服务”养老机构建设,在乡村养老机构、幸福院中增设卫生室和护理站,派驻医护人员提供医疗服务,全力保障群众基本健康需求。

某村养老院刘院长:村里原来的养老院地方小,医疗条件差,距离村卫生室也不近。前年,按照县里明确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群众自愿、市场运作”原则,我们把村养老院和卫生室重建在一起。按照县里《“医养一体、两院融合”机构养老试行办法》,我们拿到了每张床位1500元的建设补贴,以后还可以按入住人数拿到每人每年600元的运营补贴。现在,村卫生室的5名医护人员不但负责给全村百姓看病,还负责对养老院的老人进行专业护理、医疗保健。其他工作人员也都参加了县里组织的医养技能培训。同时,我们还与县医院建立医联体,定期聘请专家来给老年人会诊。入住的老年人突发疾病或大病时也可以第一时间得到医院专业救治。现如今,在养老院看病,能用新农合报销,村里很多老人都申请搬进来。

村民老张:过去因为父母都瘫痪在床,我只能辞去工作照顾老人。村干部知道我家的情况后,帮助我们申请了长期护理险鉴定,还帮忙联系让二老住进了县医院“长护险”医护专区。在这里,一天三顿有人把饭菜端到跟前,护理人员定时给擦脸洗手、打扫卫生,照料起来比我们做儿女的还细心周到,两位老人身体状况好了很多。我母亲原来还有两块褥疮,经过两个多月的专业看护,她的褥疮没了。一旦老人病情有变化,随时有专业的医生护士处理。现在国家的政策好,我们的医疗专护费用能报销65%,每人每月支付1200元左右就行,家里减轻了不少负担,我也能安心出去工作了。

县医保中心史主任:县里已连续3年把“长护险全覆盖”作为为民办实事项目写入县政府工作报告,由各级部门具体抓落实。它综合考虑个人、医保基金和财政承受能力等因素,建立“全民缴费+财政补贴+医保统筹基金+福彩公益金补助+社会捐助”五方共担的资金筹措机制,确保资金筹集稳定,有效降低了群众负担。例如,城乡居民护理险,个人、财政、福彩基金和医保基金统筹额度分别为3元、3元、4元和40元。

材料2

兴旺区是K市最早向城市化过渡的地区之一,辖区内老旧小区很多,老旧小区改造一直是区里的重点项目。违章现象整治、道路修复铺装、水电管网改造……改造后的小区居住环境明显提升,但仍面临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

东瑞园小区是兴旺区首批完成改造升级的小区之一,但家住该小区的王阿姨却被管道漏水问题困扰了数月。“这是共用管道,应该由物业来维修,可是我跟物业反映了两个月,至今还没有安排人来修。”王阿姨说,“每次他们都说知道了,但就是没见人来修过。”对于物业公司的不作为,同一小区的住户老赵表示自己已经司空见惯了。据他介绍,虽然小区门口设有升降杆,但平时并不启用。一些外来车辆进入小区,挤占了小区的车位,使得小区内部车辆经常“无处落脚”。还有一些业主为了自己停车方便,使用各种方法占车位,有用电动车、自行车或三轮车占位的,还有安装地锁的。他多次向物业反映这些问题,但一直没有得到妥善解决。

“这个小区以前是没有物业的,去年小区改造后我们才进驻,但这个物业费收取却非常费力。有些业主认为物业就是看个门、扫扫地,还有些业主认为只要不收费用,怎么管理都无所谓。”东瑞园小区物业公司张经理无奈地说,“老旧小区本来就因为基础设施不完善容易出问题,平时需要维修花钱的地方有很多,即使全额收齐物业费也不一定能保持运转,更别提盈利了,这样‘入不敷出’,也制约了我们提高服务品质的积极性。”

“大部分老旧住宅小区未归集房屋维修基金,这样就没有后期公共部分维护保养的钱了。按照规定,维修基金降至总量的30%就应该续筹,但许多业主认为,买房时已交了钱,后续不愿再交。一些房屋经多次转手后,新业主也不愿意交费。”社区工作人员小刘说,“《物业管理条例》只对新开发楼盘进行规定,没有涉及既有住宅和改造后的老旧小区。我们希望市里可以针对老旧小区物业管理出台一些政策,填补公共维修资金缺口。”

迎泽公寓小区有20多年了,去年底刚刚完成改造,但大部分居民对拆除防护网一事意见很大。“我不同意拆防护网,太不安全了。”住户陈女士说,“有的住户担心拆了防护网之后孩子不安全,就把窗户钉死了;有的住户防护网上面还有雨棚,拆了后雨就飘到屋里;而我当时装的防护网质量比较好,花了七八千元,好好的拆掉很可惜。当时我们业主代表到居委会,讲了防护网拆除后的安全隐患。提出如果一定要拆,要统一替换成隐形防护网。但是最终没有让我们如愿,拆是拆了,却没有再装。”陈女士指着楼上的几户窗户说:“你看,楼上几户有小孩的,又都重新装上了,这外观不是又破坏了吗?”

兴旺区旧改资金主要靠政府财政投入,一年能争取到的专项资金约1.2亿元,但需要改造的老旧小区项目超过140个,平均到每个小区只有80万元,每栋楼不足10万元,旧改项目的利润对施工单位来说是“聊胜于无”。由于资金来源单一、投入缺少机制保障,不少地方只能将资金主要用于老旧小区水电气热、楼梯楼体等满足居民基本生活和安全的基础类改造,物业管理、绿化停车、托老托幼等完善类、提升类改造则难以兼顾,整体居住品质并未得到根本改善。

“不少老旧小区地处城市核心地段、文化底蕴厚重,具备商业开发价值,可挖掘闲置房屋再利用、有偿服务等‘造血点’,建立政府与居民、社会力量合理共担改造资金的机制。”兴旺区住建局干部小王介绍,“去年我们把建融家园这个老旧小区改造成高品质长租户公寓后,很快被抢租一空;正街社区挖掘街区历史底蕴,打造‘超级1号街’怀旧主题文创园,促进了文旅产业发展。”小王还介绍,“停车场、临街门面和住房是旧改的重要‘造血点’,但常常存在产权不一的问题,导致后期收益归属不清,还需要出台相应的配套政策,健全‘造血’机制,吸引社会资本投入运营。”

材料3

在裕民社区“爱上锅巴饭”的后厨,老曹忙活着给客人制作餐点,门店里络绎不绝的客人,让老曹没有休息的时间。一年前还在外漂泊的他,如今已经是小店的老板;梅姐是裕民信合花园物业公司的一名员工,曾经在家待业的她如今通过应聘完成了从“家庭主妇”到“职场女性”的转变。

这样的“变形记”每天都在裕民社区上演。

“我们裕民社区是在县城‘南扩北升’基础上建起来的‘年轻’社区,属于易地搬迁社区。去年,我们社区被评为第五批国家级充分就业社区,这实属不易啊。我们社区外来人口多、人口流动性大,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在我们这个社区表现得尤为突出。”社区党支部张书记说,“我和这些搬迁群众一样,都是这个小区的新人,这里就业岗位不多,做好原住居民以及搬迁群众稳岗就业工作,就是我到任后要破解的首要难题。”

就业岗位不多,那就想办法开发新的岗位。为了实现就业岗位“开源”,社区规划办全员出动拉项目、谈项目、筹资金;社区市场监督协管员成了“店小二”,负责协助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在社区内申请创业补贴、办理相关证照。社区营商环境的优化,带来的是源源不断的就业岗位。“短短两年,我们社区就促成一个大型超市、一批商户的开业和发展,为居民提供了收银员、理货员等600余个工作岗位,我们还引进1个公园、1个景观廊桥项目的建设和4个楼盘的开发,这能为社区居民提供建筑类岗位300余个。”社区建设办翁主任说。此外,裕民社区还与辖区企业、商户签订《促进充分就业合作协议书》,双方共享求职招聘信息,鼓励企业、个体工商户为本社区群众优先就业、就近就业积极创造条件。

农村搬迁劳动力绝大多数没有一技之长,文化素质参差不齐,转移就业难度大。促进搬迁劳动力充分就业,社区的出路在哪里?

家住裕民社区的叶女士原本是一名普通的家庭主妇,待业在家的她日常喜欢刷短视频。令她没有想到的是,一年前参加的电商中高级培训班改变了她的生活,让她的日常爱好变成了谋生手段,从此打开了直播带货的大门。

裕民社区通过开展职业培训,让原本就业“单选题”变为了择业“多选题”。根据失业人员的培训需求,社区主动联系县人社局组织开展技能培训。“2022年,我们依托县职业培训学校和电商中心,组织220名搬迁群众参加月嫂、烹饪、电商直播等培训,进一步提高了社区群众的就业能力、增加了失业人员的就业砝码,90%的群众都通过培训开创了自己就业的新路……”张书记信心满满地说,“这些培训都是免费的,大家积极性都很高。我们就是要让搬迁群众头脑灵起来、信心强起来、思想活起来!”

夏大姐是裕民社区第四网格的网格长,定期做好片区劳动力的摸排登记和后期跟进服务是她的重要工作之一。无论春夏秋冬,夏大姐得空就去入户走访,平日里群众咨询电话不断,定期她还要发放调查问卷,对社区的家庭劳动力状况、就业情况、搬迁群众的技能水平和培训意愿等情况做摸排,并将摸底情况分门别类建立台账。平时她都会随身携带自制的“劳动力小册子”,随时翻看补充,还经常“点对点”推荐合适岗位,就业后一个月内还会回访。夏大姐说:“看似简单的工作,其实需要耗费大量的心血。”

“政策咨询、岗位推荐、技能培训、创业扶持、托底安置”,裕民社区办公室的任务栏上赫然写着这些大字……在裕民社区的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居民只需要“走进一扇门”,便可办好就业创业相关的事情。此外,针对就业困难人员,裕民社区还实施“一人一档”“一人一策”,重点解决帮扶问题。2022年,58岁的老周找到夏大姐,想要找份工作,但他既无年龄优势又无技术长处。这样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却在夏大姐及社区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最终,老周在社区里的一家公司当上了保安。“安置一人,稳定一家,和谐一片”,这是夏大姐在工作中的深切感受。

“目前,我们社区4028名劳动力的就业率达到了97%,失业人员再就业率达到了98%,认定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率达到了100%。”张书记兴奋地介绍说,“在创建充分就业社区的过程中,老百姓找到了好工作,日子更有奔头;企业解决了用工需求,发展更有底气;社区收获了群众的肯定和沉甸甸的荣誉,大家做好工作也更有劲了。”

如今的裕民社区已经实现了充分就业目标,但张书记却不敢有丝毫的懈怠,他说:“接下来,我们要密切跟踪就业形势发展变化,重点关注现有就业人员的稳岗问题,扎扎实实做好当前和下一阶段稳就业工作,更好地服务社区居民。”

材料4

傍晚时分的B市,不少人沿着环城的菱河河堤缓缓而行,一旁的露天运动场上空也回荡着欢快的广场舞音乐,好不热闹……一种幸福的“松弛感”弥漫在这座城市的每个角落。天热,大家就去山区纳凉,到高山草甸休闲,很是舒坦;天冷,吃一碗辣子面,或是三五好友来一场围炉煮茶,十分惬意。B市的老百姓,正享受着这座城市高质量转型发展带来的美好。

早年间,B市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传统工业体系。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和经济发展,生态环境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既要保护好青山绿水,又要搞好产业发展,这是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的必由之路。我们要做到两全,很难。”B市发改委李主任说。为守护绿水青山蓝天、推进高质量发展,B市积极谋求产业转型。菱河沿岸,市塑料总厂各分厂相继关停。大山深处,不符合环保要求的矿厂悉数关闭。市委市政府组织力量会同各区县有关部门,深入调研各地的具体情况,调整发展方向,找寻新突破点。有的县侧重挖掘潜力,如以煤炭产业为支柱产业的L县,煤炭资源储量超30亿吨,面对环保要求,该县建起生态矿区、绿色矿区,集煤炭清洁利用、现代能源化工、物流集散于一体,让能源工业循环起来;有的县侧重巧用资源,如位于山区的F县,凭借自然资源优势,找到了林麝养殖这个新产业,拉动农民增收的同时,还推动F县进入全市“五强县”行列。

在B市新华区的主导产业表单上,食品加工业排在首位,其中果醋酿造更是拉动当地经济发展的重头戏。为满足果醋公司扩大产能的需求,市国资委协调将市塑料总厂的一个分厂关停后闲置的70多亩工业用地划给果醋公司,300多名原塑料分厂职工到果醋公司再就业。去年,公司的酿造师老胡领了个稀奇差事——配合技术工程师,将传统酿造手艺转化成数据。计算机精准记录下胡师傅家几代相传的手艺,将其变成精密参数。如今,新建的智能化酿造车间里,工人只需轻点按钮,便可指挥一车间的智能设备忙起来。通过传统工艺的现代化转型,果醋公司的产能显著提升,实现了每年5000吨的产量。“包装材料园正在建设中。”果醋公司张董事长说,“过去包材企业散落在外地,吸引来本地后,果醋产业链延长开来,产值不断增加。我们的果醋是绿色健康饮品,符合当今消费潮流。我们有信心围绕果醋,打造出现代化的食品产业集群。”

汽车是B市经开区的主导产业。这里集聚了多家整车生产企业和200多户汽车零部件企业。走进经开区一家汽车公司的总装车间,自动化生产线一眼望不到头,平均每6分钟就有一辆整车下线。“据测算,汽车整车重量降低10%,燃油效率提高6%至8%。”公司张经理说,“我们公司使用的汽车板不仅质量更轻,而且比普通钢材密度大、强度高,在保证汽车安全性的同时实现节能减排。绿色、高科技是我们产业转型的方向。”在公司的展示区,一款外观新颖的轻型新能源卡车吸引了很多人。这款纯电动厢式运输车主打绿色低碳,适用于中短途运输。今年,这家汽车公司的新能源车型累计销量同比增加152.3%。“围绕一个产业链,可以发展得非常好,但也有风险。”市经开区发展管委会吴主任说,“以传统汽车生产为主导的经开区,如今正着力‘破茧’,在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打开局面,创新是有风险的,但它又是规避风险的最好方式。新能源汽车是新的增长点,下一步我们要培育竞争新优势,在新赛道上继续奋勇争先。”

柿子是B市农村的传统种植作物。伴随着城市发展的全面转型,该市的柿子产业也焕然一新。柿子产业带满目葱茏。“金果子”销往40多个城市、出口28个国家和地区。柿子漂洋过海送到消费者手中刚好能吃,可以实现吗?“政府成立了专门的技术研发推广中心,我们也正在做相关试验,希望消费者收到柿子的时候,软度和甜度刚刚好,可以直接吃。”一家果业公司的负责人说。B市立志把柿子打造成本地的地理标志品牌,既组织从业者走出去,在各地调研,又把农业专家请进来,教农民机械化、数字化种植,提高“金果子”含金量。种植环节,改品种、改树形;仓储环节,气调贮藏、智能控温;配送环节,轻量包装、冷链物流……一二三产业咬合而成的链条,处处洋溢着时代新风。如今,B市柿子全年综合产值突破60亿元,带动近12万人就业。

“通过深挖再造,我们完成了各区县的产业突围。我们的下一个目标是持续发力、做大做精,实现地区发展各领风骚。”李主任说。

三、作答要求

1.请根据给定资料1,概括A县探索“医养一体、两院融合”的主要举措。(15分)

要求:

(1)全面准确;

(2)分条列出;

(3)不超过200字。

2.根据给定资料2,请针对兴旺区老旧小区改造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建议。(20分)

要求:

(1)问题梳理准确、有条理;

(2)所提建议与问题相对应,具体明确、切实可行;

(3)不超过350字。

3.县里准备召开“社区充分就业经验交流座谈会”,张书记将代表裕民社区在座谈会上发言。请根据给定资料3,为张书记拟写一份发言提纲。(25分)

要求:

(1)紧扣资料,内容全面;

(2)思路清晰,语言流畅;

(3)500字左右。

4.给定资料4中提到“创新是有风险的,但它又是规避风险的最好方式”。请深入思考这句话,参考给定资料,联系实际,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

(1)观点明确,见解深刻;

(2)思路清晰,语言流畅;

(3)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

(4)800-1000字。

注:篇幅有限,答案及解析请下载试卷后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