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城市特征的表述,不准确的是______。
A.城市是工业化的结果 B.城市是人类社会分工的产物
C.城市是工商业活动集聚的场所 D.城市是以人造景观为主的聚落
2、下列关于城市发展特征的表述,正确的是______。
A.城市发展是增量化的 B.城市发展是动态和连续的
C.城市发展与区域发展相互制约 D.城市发展是持续聚集的
3、下列关于城镇化基本内涵的表述,错误的是______。
A.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 B.乡村地域转化为城镇地域
C.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 D.乡和村庄转化为街道和社区
4、下列因素中,不会对城镇化水平产生影响的是______。
A.人口迁移 B.民族构成
C.经济发展水平 D.农业现代化水平
5、下列城市国土空间规划涉及的内容中,受区域因素影响最大的是______。
A.城市性质 B.城市人口结构 C.城市用地结构 D.城市用地布局
6、下列关于城市发展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表述,错误的是______。
A.城市发展必然带来诸多社会问题
B.解决社会问题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目标
C.既有社会问题的解决,必然引发新的社会问题
D.城市是社会问题的集中发生地
7、下列经典著作中,对古罗马的城市规划与建设产生重要影响的是______。
A.维特鲁威的《建筑十书》 B.西特的《城市建设艺术》
C.戈涅的《工业城市》 D.格迪斯的《进化中的城市》
8、下列理论中,对现代城市规划形成具有基础作用的是______。
A.田园城市理论 B.新都市主义理论
C.有机疏散理论 D.级差地租理论
9、下列关于地租理论的表述,错误的是______。
A.城市空间组织受城市地租的影响
B.很大程度上,城市土地使用的结果是由地租承受能力差异的竞争所导致的
C.根据竞租理论,从城市中心向外围的土地用途依次为:行政、文化、商业、居住、工业
D.区位是决定土地租金的重要因素
10、我国最早建立较完善街巷制的古代城市是______。
A.秦咸阳城 B.唐长安城 C.宋东京城 D.明北京城
11、下列关于1980年代中国城市规划工作进展的表述,错误的是______。
A.首次提出“充分利用,逐步改造”的旧城区建设方针
B.首次明确把“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好”是城市市长的主要职责
C.开创了“统一规划,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居住小区建设方式
D.公布了第一批2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12、《我们共同的未来》定义了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发展”。下列因素中,不是决定两个基本需要的关键性因素的是______。
A.不会为短期生存需要而耗尽自然资源
B.降低自然灾害风险和农产品价格暴跌的脆弱性
C.改善人类住区管理并提供足够的住房
D.普遍提供可持续生存的基本条件
13、下列目标中,不属于2015年联合国《变革我们的世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的是______。
A.无贫困 B.零饥饿
C.良好健康与福祉 D.公平消费与生产
14、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见》,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保护2035年总体目标的表述,错误的是______。
A.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占陆域国土面积的22%以上
B.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达到60%
C.湿地保护率提高到60%左右
D.森林覆盖率达到26%
15、下列关于国土空间规划如何落实新发展理论的表述,错误的是______。
A.创新成为第一动力 B.协调成为外在推力
C.绿色成为普遍形态 D.共享成为根本目的
16、在国土空间规划中,各城市要结合资源要素和区位条件,逐步形成合理的发展格局。下列要素中,不属于最基本资源要素的是______。
A.土地 B.资本
C.劳动力 D.文化
17、下列体系中,不属于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组成部分的是______。
A.编制审批体系 B.实施监督体系 C.法规政策体系 D.组织保障体系
18、根据《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指南(试行)》,下列关于城镇开发边界划定原则的表述,错误的是______。
A.优先划定不能开发建设的范围
B.城镇开发边界尽可能完整,且充分利用现状各类边界
C.因地制宜,突出近期发展,明确城镇集中开发建设的区域
D.考虑城镇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适当增加布局弹性
19、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下列关于省级国土空间规划定位的表述,正确的是______。
A.侧重战略性 B.侧重约束性
C.侧重协调性 D.侧重实施性
20、根据《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指南(试行)》,下列原则中,不属于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原则的是______。
A.贯彻新时代新要求 B.突出公共政策属性
C.创新规划工作方法 D.强化规划统领作用
21、根据《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指南(试行)》,下列内容中,不属于自然地理格局分析的是______。
A.研究气候和地形地貌条件、水土等自然资源禀赋、生态环境容量等本底特征
B.开展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
C.分析自然地理格局、人口分布与区域经济布局的空间匹配关系
D.结合自然地理本底特征和“双评价”结果,开展灾害和风险评估
22、下列关于市级国土空间规划中区域协调的表述,不准确的是______。
A.推动城市群、都市圈交通一体化
B.限制大城市发展,鼓励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
C.解决资源和能源、生态环境等区域协同问题
D.城镇密集地区的城市要提出跨行政区域协调发展内容
23、根据《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指南(试行)》,下列图件中,不属于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成果应提交的规划图件的是______。
A.市域国土空间总体格局规划图 B.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图
C.中心城区国土空间规划分区图 D.中心城区社区生活圈规划图
24、根据《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指南(试行)》,下列规划内容中,不属于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强制性内容的是______。
A.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 B.历史文化保护线及空间管控要求
C.城乡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 D.都市圈1小时人口覆盖率
25、根据《省级国土空间规划成果数据汇交要求(试行)》,下列表格中,不属于省级国土空间规划成果数据汇交必选规划表格的是______。
A.国土空间结构调整表 B.农用地面积指标表
C.水资源平衡表 D.重点项目安排表
26、下列区域名录中,不属于主体功能区的是______。
A.城市化发展区 B.优化开发功能区
C.重点生态功能区 D.特别振兴区
27、下列关于主体功能区的判定依据的表述,错误的是______。
A.资源环境承载力 B.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C.生态系统特征 D.城市形态
28、城镇体系规划布局的内容不包括______。
A.空间结构 B.职能结构 C.规划结构 D.用地结构
29、下列关于城市布局的表述,不准确的是______。
A.优化功能结构,优先保障产业发展用地
B.优化用地结构,鼓励土地混合使用
C.优化用地布局,促进产城融合,职住平衡
D.优化交通用地结构,鼓励公交引导城市发展
30、根据《国土空间调查、规划、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类指南(试行)》,小学用地属于______。
A.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 B.居住用地
C.公用设施用地 D.城镇社区服务设施用地
31、下列关于集中式城市布局的表述,不准确的是______。
A.居民工作、生活出行距离较短 B.城市用地发展和城市容量弹性较大
C.生活服务设施配置效率较高 D.布局紧凑,节约用地,节省投资
32、下列关于带型城市组团布局的表述,不准确的是______。
A.各组团应有作为发展主轴的城市交通干路串联
B.各组团间应加强平行发展主轴的干路建设
C.各组团应具有一定的规模,尽量安排相对应的居住和就业岗位
D.各组团中心应形成专业性公共中心,承担城市中心的部分职能
33、下列关于城市布局的表述,错误的是______。
A.丘陵城市的市中心一般应选择在坡度适宜的地段进行建设
B.城市工业区应布置在城市河流水系的下游
C.北方城市为避免寒风侵袭,道路系统走向应与冬季盛行风向成一定角度
D.居住区应布置在空气污染源所在地区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34、下列关于城市用地布局与城市交通系统关系的表述,不准确的是______。
A.城市用地布局是城市交通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B.紧凑用地布局的城市道路网一般较密
C.大城市采用组团式分散布局的时候,通常出行距离会增大
D.城市用地应依托城市公共交通枢纽进行高强度开发
35、下列关于城市交通系统规划原则的表述,不准确的是______。
A.城市公交骨干系统应串联城市活动联系紧密的功能区
B.城市更新地区应提高次干路和支路的密度
C.中心城区内应实现城市综合交通设施与服务的均等化
D.城市交通瓶颈地区应优先保障公共交通路权
36、根据《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指南(试行)》,下列关于公共空间和公共服务功能的表述,错误的是______。
A.考虑实际服务管理人口特征,基于常住人口的总量和结构,提出分区分级公共服务中心体系布局和标准
B.引导政策性住房优先布局在交通和就业便利地区,避免形成单一功能的大型居住区
C.按照“小街区、密路网”理念,提高市域道路网密度
D.完善社区生活圈,以社区生活圈为单元补齐公共服务短板
37、下列关于城市供水水源规划原则的表述,错误的是______。
A.优质水源应优先供应城市居民生活用水
B.深层承压水应优先考虑作为常规供水水源
C.现状超采区应严格限制开采地下水
D.单一水源的城市应提出应急备用水源规划方案
38、下列关于合流制排水系统规划的表述,正确的是______。
A.合流制污水处理厂的规模应按规划远期的污水量和需要纳入的初期雨水量确定
B.合流制排水系统在确定排水分区时,可不考虑再生回用需求的因素
C.合流制区域应优先通过源头设置截流管道的方式降低溢流频次
D.合流制区域在同一排水系统中可采用不同的截流倍数
39、下列关于液化石油气站布局的表述,错误的是______。
A.液化石油气储存站应处于城市边缘或独立设置
B.液化石油气储配站应选择全年最小风频上风侧的地区
C.液化石油气气化站可在地下设置
D.液化石油气瓶装站采用半开敞或开敞建筑
40、下列关于城市环境卫生处理及处置设施规划原则的表述,不准确的是______。
A.环境卫生处理及处置设施可形成综合处理园区
B.确定环境卫生处理及处置设施规划规模时,应统筹考虑镇(乡)村地区的需求
C.餐厨垃圾集中处理设施宜与污水处理设施集中布局
D.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厂应在用地外沿周边设置一定宽度的防护绿带
41、下列关于消防站的选址的表述,正确的是______。
A.用地边界距离大型公共建筑出入口不应小于50m
B.用地边界距离乙类厂房不应小于100m
C.用地边界距离甲类厂房不应小于200m
D.用地边界距离易燃易爆场所不应小于500m
42、下列关于城市竖向规划的布置的表述,错误的是______。
A.用地自然坡度为5%~8%时,宜规划为台阶式
B.公共设施用地分台布置时,台地间高差宜与建筑层高接近
C.居住用地分台布置时,宜采用小台地形式
D.高度大于3m的挡土墙与建筑物的水平净距还应满足日照标准要求
43、下列保护范围中,应划入城市紫线管控的是______。
A.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内的历史风貌区的保护范围
B.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内的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范围
C.一般城市的各级文保单位的保护范围
D.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内传统风貌建筑的保护范围
44、下列规划内容中,不属于城市综合交通规划主要内容的是______。
A.评估城市交通现状,分析交通发展面临的问题
B.根据城市发展目标,确定交通发展与土地使用的关系
C.提出城市对外交通与城市内部交通的衔接要求
D.确定辅助型公共交通系统的组成
45、下列关于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原则的表述,不准确的是______。
A.应充分发挥市场在交通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B.应优先发展绿色、集约的交通方式,引导人和物的安全、有序流动
C.应通过交通设施建设,保障城市道路运行的服务水平
D.应为新型交通方式提供发展条件
46、下列关于对外交通规划的表述,不准确的是______。
A.承担通勤的对外交通设施,应与城市内部交通体系统一规划
B.高速铁路主要客站应布置在中心城区内,宜与普速铁路客站分开布置
C.同一对外交通走廊内相同走向的铁路、公路宜集中布置
D.机场集疏运交通组织应鼓励采用集约型公共交通方式
47、根据《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标准》(GB/T 51328—2018),下列关于客运枢纽规划的表述,不准确的是______。
A.承担城乡客运组织、旅游交通组织职能的城市综合客运枢纽,可适当增加集散与转换用地
B.城市公共交通枢纽宜与城市大型公共建筑、公共汽车首末站等合并设置
C.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内主要换乘方式出入口之间乘客步行距离不宜超过200m
D.城市中心区以外地区的客运枢纽,可不设置出租车上、落客区
48、下列关于城市道路规划的表述,不准确的是______。
A.城市道路应为工程管线布设提供空间
B.环路建设标准应采用环路内次高等级道路的标准
C.山地城市的穿山隧道应结合城市交通需求特征集约使用
D.滨水道路应保证沿线人行道、非机动车道的连续
49、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见》,持续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空间格局不包括______。
A.落实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体系 B.推进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
C.完善生物多样性迁地保护体系 D.持续推进生物多样性调查监测
50、根据《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申报管理办法(试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申报条件中,历史建筑的数量不得少于______处。
A.10 B.20 C.30 D.40
51、下列关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内容的表述,不准确的是______。
A.应对地下文物埋藏区保护界线范围内的建设活动提出管控措施
B.可根据需要划定历史城区的环境协调区
C.应优化调整中心城市的用地性质与功能
D.应划定历史文化街区的核心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
52、根据《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标准》(GB/T 50357—2018),下列关于历史文化街区划定条件的表述,不准确的是______。
A.构成历史风貌的历史建筑应是历史存留的原物
B.构成历史风貌的历史环境要素应是历史存留的原物
C.核心保护范围面积不应小于1hm2
D.核心保护范围内的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的总用地面积不应小于建筑总用地面积的60%
53、下列风景名胜资源分类中,属于胜迹类人文景源的是______。
A.洞府 B.陵坛墓园 C.摩崖题刻 D.古树名木
54、根据《国土空间规划城市设计指南》(TD/T 1065—2021),下列国土空间规划城市设计内容中,不属于跨区域层面内容的是______。
A.提出自然山水环境保护开发的整体要求
B.提出历史文化要素的保护与发展要求
C.明确全域全要素的空间指引
D.形成共识性的设计规则和协同行动方案
55、下列关于生态保护修复原则的表述,不准确的是______。
A.自然恢复和人工措施并重,增强各项举措的关联性和耦合性
B.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
C.构建“谁修复,谁受益”的生态保护修复市场机制
D.严禁借生态保护修复之名行开发之实
56、根据《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实施要点(试行)》,下列关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审查要点的表述,不准确的是______。
A.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调整是否必要、合理
B.生态保护红线面积是否有所增加
C.有无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实现规模化减量
D.试点能否实现资金平衡
57、根据《省级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编制技术规程(试行)》,下列关于生态修复分区划定的表述,不准确的是______。
A.应在省级国土空间规划确定的生态安全格局基础上划定
B.突出自然地理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连通性
C.分区划定应突出重点,不宜追求全覆盖
D.以重点流域、区域、海域等为基础单元
58、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下列分类中,不属于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内容分类的是______。
A.基础类 B.整治类
C.完善类 D.提升类
59、下列关于城市更新发展趋势的表述,不准确的是______。
A.物质层面向综合层面更新 B.区域整体向专项规划更新
C.棚户区改造向社区邻里更新 D.推倒重建向渐进式有机更新
60、下列规划内容中,属于省级国土空间规划近期规划内容的是______。
A.落实开发保护战略格局
B.统筹划定三条控制线
C.统筹相关专项规划的空间需求协同,协调各专项规划的空间安排
D.将确定的约束性指标分解下达至下级规划
61、下列关于国土空间详细规划针对城镇开发边界内存量空间利用要求的表述,不准确的是______。
A.提高城市服务功能的均衡性、可达性和便利性
B.补齐就近就业和教育、健康、养老等公共服务设施短板
C.鼓励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土地混合开发和空间复合利用
D.系统确定各规划单元内的重建范围
62、下列关于国土空间详细规划的表述,不准确的是______。
A.国土空间详细规划是实施城乡开发建设、整治更新、保护修复活动的法定依据
B.国土空间详细规划是优化城乡空间结构、完善功能配置、激发发展活力的实施性政策工具
C.国土空间详细规划包括城镇建设用地详细规划、村庄规划及风景名胜区详细规划等类型
D.在既有规划类型未覆盖的区域,可以结合实际依法探索其他类型的详细规划
63、下列关于控制性详细规划控制指标的表述,不准确的是______。
A.容积率也可以称为楼板面积率或建筑面积密度
B.建筑密度均应采用上限控制的方式
C.人口密度是衡量城市居住环境品质的一项重要指标
D.绿地率的确定应考虑城市景观风貌要求
64、下列关于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内容的表述,错误的是______。
A.应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市民生活习惯及行为意愿进行调查研究
B.应对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分析,选择可建设用地
C.应对室外铺地、座椅、路灯等室外家具进行布局,确定建筑小品位置
D.应提出交通组织和设计方案
65、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下列关于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指导思想的表述,不准确的是______。
A.以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为重点
B.强化规划引领,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C.建立政府统筹、自上而下、农民参与的实施机制
D.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求好不求快
66、下列关于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编制和审批程序的表述,错误的是______。
A.保护规划应由所在乡镇人民政府组织编制
B.保护规划应在名村批准公布之日起1年内编制完成
C.保护规划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审批
D.经依法批准的保护规划确需修改的,修改后的保护规划应当按照原审批程序报送审批
67、根据《自然资源部关于全面开展矿产资源规划(2021—2025年)编制工作的通知》,下列关于省级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内容的表述,错误的是______。
A.应对省域范围内各类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和保护作出全面部署
B.协调解决资源安全保障、资源配置、综合利用、矿区生态保护等重大问题
C.明确布局安排和准入要求,引导资源合理配置,指导地方矿业发展
D.对审批发证的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与保护活动进行详细部署安排
68、根据《城市绿地规划标准》(GB/T 51346—2019),下列规划中,不属于城市绿地系统专业规划的是______。
A.防护绿地规划 B.绿道规划
C.绿地景观风貌规划 D.立体绿化规划
69、根据《城市地下空间规划标准》(GB/T 51358—2019),下列城市地下空间需求分析内容中,不属于总体规划阶段内容的是______。
A.利用范围 B.总体规模 C.分区结构 D.功能配比
70、根据《社区生活圈规划技术指南》(TD/T 1062—2021),下列关于社区生活圈基本概念的表述,错误的是______。
A.在适宜的公共交通出行范围内
B.满足城乡居民全生命周期工作与生活等各类需求的基本单元
C.融合“宜业、宜居、宜游、宜养、宜学”多元功能
D.引领面向未来、健康低碳的美好生活方式
71、下列关于不同规划层面社区生活圈工作重点的表述,正确的是______。
A.城市群层面重在标准指引 B.总体规划层面重在布局引导
C.详细规划层面注重有效衔接 D.专项规划层面注重具体落实
72、根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 50180—2018),下列关于居住区用地容积率的表述,正确的是______。
A.居住区用地容积率也可称为“净容积率”
B.居住区用地容积率是各地块容积率的加权平均值
C.容积率计算公式的分子是住宅建筑及其配套设施地上建筑面积之和
D.容积率计算公式的分母是居住区范围内的居住用地面积
73、根据《国土空间规划城市设计指南》(TD/T 1065—2021),下列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城市设计内容中,属于市域层面的是______。
A.形成组织有序、结构清晰、功能完善的绿色开放空间网络
B.对城市中心、空间轴带和功能局进行梳理,确定城市特色空间结构
C.提出空间秩序框架,明确重要视线廊道及其导控要求
D.划定城市设计一般控制区和重点控制区
74、下列关于城市网格型结构的表述,错误的是______。
A.是规划设计城市的常用模式 B.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空间体验
C.提供了简便的土地划分和交易模式 D.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75、在城市设计与场所营造中,场所的意义在于______。
A.自然与人工环境 B.风格与空间特性
C.围合感与安全性 D.认同感与归属感
76、下列现代城市设计基本方法中,属于物质一形体分析方法的是______。
A.视觉秩序分析 B.城市活力分析
C.认知意象分析 D.场所文脉分析
77、下列关于集体建设用地相关规划许可管理的表述,不准确的是______。
A.根据依法批准的村庄规划,核发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
B.未编制村庄规划的,可依据县或乡镇国土空间规划核发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
C.在城镇开发边界内使用集体建设用地进行建设的,可依据国土空间详细规划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D.核发农村村民住宅类乡村建设规划许可,应重点审查用地面积、容积率、建筑高度、建筑密度、建筑风貌等事项
78、根据《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标准(试行)》,下列关于土地征收成片开发的表述,错误的是______。
A.成片开发范围应位于国土空间规划确定的城镇开发边界内的集中建设区
B.土地征收成片开发范围内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以及其他公益性用地比例一般不低于40%
C.不得批准涉及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的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
D.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应经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半数以上成员或者半数以上村民代表同意
79、下列关于国土空间规划城市规划体检时间安排的表述,正确的是______。
A.一年一体检,两年一评估 B.一年一体检,三年一评估
C.一年一体检,五年一评估 D.一年一体检,八年一评估
80、根据《国土空间规划城市体检评价规程》,下列体检评价类型中,属于安全类的是______。
A.发展模式指标 B.聚集集约指标
C.生态保护指标 D.城市韧性指标
二、多项选择题
(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4个选项符合题意。)
81、根据《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下列选项中,属于大城市的有______。
A.城市建成区人口50万 B.城市建成区人口100万
C.城市建成区人口200万 D.城市建成区人口400万
E.城市建成区人口800万
82、下列关于城市与区域的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有______。
A.城市与区域相互制约 B.城市与区域相互促进
C.区域是城市发展的核心 D.城市是区域发展的基础
E.城市和区域共同构成了一个统一、开放的巨系统
83、下列选项中,属于邻里单位理论的有______。
A.满足服务一个小学的人口规模
B.地方商业布置结合公交站点附近
C.内部交通人车分流
D.围合小区边界的是城市道路,避免交通穿越小区
E.社区认同感
84、下列关于田园城市的表述,正确的有______。
A.田园城市包括城市和乡村两个部分
B.田园城市每个城市的人口限制为5.8万人
C.田园城市核心区布置市政厅、医院、学校、博物馆等公共建筑
D.农业用地永远不得改作他用
E.在土地上进行建设、聚居而获得增值属于集体所有
85、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下列国土空间规划总体要求中,正确的有______。
A.体现战略性 B.提高科学性
C.强化权威性 D.加强协调性
E.注重前沿性
86、根据《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下列政策中,属于需要配套完善区域政策的有______。
A.民族政策 B.财政政策
C.产业政策 D.土地政策
E.住房政策
87、根据《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指南(试行)》,下列选项中,应当划入特别用途区的有______。
A.河湖水系 B.军事设施
C.生态湿地 D.古迹遗址
E.农业景观
88、根据《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指南(试行)》,下列规划分区中,属于一级分区的有______。
A.生态控制区 B.绿地休闲区
C.战略预留区 D.弹性发展区
E.矿产能源发展区
89、下列关于公共服务设施布局要求的表述,正确的有______。
A.大型会展中心应与城市干路相联结
B.中小学不宜与市场、游乐场等紧邻
C.以步行街为形态的商业设施周边应有便捷的公共交通节点
D.便民服务设施应在15分钟生活圈内集中布置
E.大型商业设施不宜在交通性干路两侧布置
90、下列关于建筑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的表述,正确的有______。
A.抗震设防烈度6度及以上地区的各类新建建筑工程必须进行抗震设防
B.抗震设防烈度6度及以上地区的扩建、改建建筑工程可根据评估结果确定是否进行抗震设防
C.各类建筑与市政工程的抗震设防烈度不应低于本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
D.抗震设防烈度小于8度时,可忽略发震断裂错动对地面建筑的影响
E.对非全新世活动断裂,不能忽略发震断裂错动对地面建筑的影响
91、下列城市防灾减灾设施中,应划入黄线范围的有______。
A.消防站 B.防洪闸
C.疏散救援通道 D.公园内应急避难场地
E.消防指挥调度中心
92、下列关于步行与非机动车交通规划原则的表述,正确的有______。
A.城市快速路及其他各级城市道路红线内应优先布置步行交通空间
B.城市应结合各类绿地、广场、公共交通设施设置连续的步行空间
C.城市被山体分割依靠隧道连通时,宜提供基本的步行和非机动车交通空间
D.非机动车道内电动自行车、人力三轮车和物流配送非机动车流量较大时,应设置非机动车专用路
E.步行与非机动车交通通过城市主干路及以下等级道路交叉口与路段时,应优先选择平面过街形式
93、下列关于停车设施规划原则的表述,正确的有______。
A.非机动车停车场与机动车停车场结合布置时,进出通道应分开布置
B.机动车停车位供给应以建筑物配建停车场为主、公共停车场为辅
C.公共交通站点及周边地区,非机动车停车位供给宜略低于其他地区
D.非机动车路内停车位不宜布置在路侧带内,以免妨碍行人通行
E.在城市中心地段交通限制区边缘干路附近可考虑布置停车设施
94、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规定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类型有______。
A.国家公园 B.自然保护区
C.动物园 D.自然公园
E.植物园
95、根据《省级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编制技术规程(试行)》,下列指标中,属于生态质量类推荐指标的有______。
A.森林蓄积量
B.森林覆盖率
C.草原综合植被盖度
D.水土保持率
E.防风固沙量
96、下列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控制内容中,属于指导性内容的有______。
A.人口容量 B.土地使用兼容性
C.建筑后退 D.建筑体量
E.建筑空间组合
97、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下列关于构建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要求的表述,正确的有______。
A.以具有保护意义、承载不同历史时期文化价值的城市、村镇等复合型、活态遗产为主体和依托
B.全面保护好中国古代、近现代历史文化遗产和当代重要建设成果
C.市县应编制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规划纲要
D.保护对象中包括地名文化遗产
E.具有重要保护价值、地方长期未申报的历史文化资源可按相关标准列入保护名录
98、《社区生活圈规划技术指南》(TD/T 1062—2021)规定的社区生活圈规划工作阶段有______。
A.开展现状评估 B.配置服务要素
C.制定空间方案 D.推进实施行动
E.动态监测维护
99、根据《国土空间规划城市设计指南》(TD/T 1065—2021),下列关于自然保护地专项规划运用设计要点的表述,正确的有______。
A.以风景道串联历史人文节点,打造自然与人文相融合的风景序列
B.注重自然保护地与周边的城镇空间、农业空间之间的界面塑造与衔接
C.从自然和谐、空间特色和人文体验视角协同确定区域内建设用地的空间布局
D.严格控制建设项目规模,并对其提出设计指引
E.注重绿地空间与开发界面的融合,协调周边风貌
100、在国土空间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内,占用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需要办理的手续有______。
A.由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对建设项目用地事项进行审查,提出用地预审意见
B.县、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农用地转用方案,报相应有审批权的人民政府审批
C.占用耕地的,报国务院审批
D.农用地转用方案里包含建设项目安排、是否符合国土空间规划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以及补充耕地情况
E.农用地转用实施方案经批准后,由市、县人民政府组织实施
注:篇幅有限,答案及解析请下载试卷后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