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关于经济复苏,社会上有一种声音号召勤俭节约,可是又有一种声音,要消费拉动内需。对此,你怎么看?
第2题:
“要想有珠穆朗玛峰的高度,必须要先修炼喜马拉雅山的宽度”,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第3题:
单位办公楼外墙体破裂,维修公司说三个月才能修好,同事们都很担心,害怕危险从天而降。领导让你处理此事,你怎么办?
第1题解析与参考答案:
审题重点
本题属于社会现象类题目。新冠疫情影响了我国的经济,对于经济复苏社会上呈现了两种观点,一种是要勤俭节约,另一种是要通过消费拉动内需。这两个观点看似矛盾,实则并不冲突,勤俭节约并不代表不消费,过度消费从长远看也不利于经济的恢复。答题过程中,要明确观点,阐述观点的合理之处,并找出观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具体如何作答,接下来结合题干展开具体分析。
审题点1:“关于经济复苏,社会上有一种声音号召勤俭节约”
新冠疫情的爆发严重影响了全球经济,也导致我国经济发展一度出现了负增长的情况。我国为了应对新冠疫情导致的经济影响,采取了各种措施以便能够尽快实现经济复苏。对于经济复苏,社会上出现了号召勤俭节约的想法,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当下“超前消费”的不良社会氛围和疫情居民收入纷纷受影响的情况下,勤俭节约也能够帮助人们节约资源、塑造正确的消费观,并倒逼企业生产质优价廉的产品,从长远看有利于企业的转型升级,促进经济的复苏和发展。因此,号召勤俭节约有利于促进经济复苏。
审题点2:“可是又有一种声音,要消费拉动内需”
这是本题的另一个观点,要通过消费拉动内需。通过消费能够消耗产品,进而带动生产,通过消费、生产激活产业链,从而实现拉动内需、重塑经济的效果。可以看出,要消费拉动内需也有利于促进经济复苏。
所以,题干中的两个观点都能够促进经济复苏,两个观点也不存在矛盾,勤俭节约不代表不消费,而消费不代表要浪费,过度消费仍然会带来浪费,过度消费拉动的内需反而不利于经济的发展。但是也要看到,目前社会上仍然存在着“超前消费”、铺张浪费的情况,所以可以从宣传、法律等角度提出对策,在既通过消费拉动内需的前提下,又做到勤俭节约。
综上本题的答题思路为:首先在提观点部分阐述对于题干两种观点的态度:都有利于经济复苏,且不冲突;接下来在重分析部分分别阐述勤俭节约和消费的重要性,并分析两者之间的内在关系;最后在抓落实部分从宣传、法律、生产研发等角度阐述如何做到勤俭节约、理性消费。
。。。
第1题:
网络时代可以快速获取信息,对此请谈谈你的想法。
第2题:
“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对此请谈谈你的想法。
第3题:
凡事提早五分钟,更加淡定从容。请你对此做即兴演讲。
第1题解析与参考答案:
审题重点
本题为社会现象类题目,题中围绕“网络时代快速获取信息”这一话题展开分析。对于网络这一新事物,一般都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可以从正反两面进行分析,并针对问题提出解决的措施。具体分析如下:
审题点1:“网络时代可以快速获取信息,对此请谈谈你的想法”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时代可以快速获取信息,这极大的便利了人们的生活,提高工作效率等,网络时代有其积极的一面;但是,在这社会发展的趋势之下,网络由于是新兴事物,也会伴随着一系列问题。因此,我们可以持包容、客观、全面的看待这一问题。
首先,我们先分析其积极意义,网络时代确实可以快速获取信息。比如说,对于普通网友来说,可以通过网络搜索自己想要的问题答案,了解各种资讯,便利了我们的生活;而对于政府来说,在网络时代之下,可以将政务工作及时公开,让群众知晓政务工作,以做到更加公开透明;当时,政府也能通过网络信息了解群众所想所盼,不断优化政务工作。
接下来,我们再分析其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一方面,网络本身存在着公开、传播快的属性,任何信息都可以网络上体现,使得信息鱼龙混杂,真伪难辨,这就会影响着读者的思辨能力,尤其对于青少年群体,造成他们价值观念的偏差;另一方面,目前网络时代发展之下,用户很多信息都被登记到网络系统中,这些用户信息若被不法分子利用,极易造成信息泄漏,甚至不法分子借此进行诈骗,损害着用户的生命财产安全。
最后,为了发挥网络时代下的优势,我们更应该利用好这把“双刃剑”为群众而服务。可以从媒体宣传提升公众辨识能力、网络平台要严格把关信息发布、政府部门也要加强监督提出建议,真正让网络时代给人们提供更多信息便利。
综上所述,本题解题思路为:首先,提出全面客观看待网络信息的观点;其次,从正反两方面来进行分析;最后,提出如何利用好网络,为人们提供服务的措施。
。。。
第1题:
刑法修正案对刑事责任年龄相关规定作出调整,12至14周岁未成年人故意杀人等犯罪,将不再是刑事“免责人群”。 对此你怎么看?
第2题: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第3题:
为解决养老问题,你社区想要开办养老机构,但部分社区居民阻挠施工。你是社区工作人员,怎么处理?
第1题解析与参考答案:
审题重点
本题属于社会现象题目。题目给出了刑法修正案十一中的重要条款,即对于未成年人负刑事责任年龄的调整,虽然出的话题较为专业,但也可以按照综合分析社会现象的传统思路去作答,并非一定要答出相应的法律知识。下面具体结合题目详细进行分析。
审题点1:“刑法修正案对刑事责任年龄相关规定作出调整”
1997年新《刑法》生效后,短短二十年时间,我国已对其进行了十一次修正,最近的一次是2020年12月26日,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自2021年3月1日起施行。从刑法不断修改完善来看,充分体现了我国立法的科学性,立法机关结合时代的进程,社会的发展,将原有法律适时修改完善,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填补现实法律漏洞。
审题点2:“12至14周岁未成年人故意杀人等犯罪,将不再是刑事免责人群”
这一修改具有重大意义,之前刑法规定14岁以下不负刑事责任,是出于对未成年人的保护。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未成年人暴力犯罪的事件频发,有的孩子犯罪后因未到刑事责任年龄免于刑罚,多年后居然再度犯案,且手法更加残暴。因此,刑法修正案的此条款充分回应了社会关切,具有重大的时代意义。上述通过分析,不管是法律修改程序上,亦或是内容上都有着积极的意义,但与此同时,也要看到题干中探讨的是未成年人犯罪的问题,因此,也要从更高的维度去思考如何更好的运用法律和其他手段去规避、减少未成年人犯罪行为的产生。
综合上述分析,本题的答题思路是:首先,分析意义,从满足社会需要,回应群众关切不同的角度;最后,从学校,家庭,国家不同的角度谈对策。
。。。
注:陕西省各地面试真题,共计:46套,后续年份真题将在本页面持续更新(不定期)。
文件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