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
欢迎你来参加今天的面试。请仔细看题,认真准备,回答问题要抓住要点,把握好时间。准备完毕即可开始作答。
题目
第1题:
很多高校热衷改名,从学院改为大学,从以城市命名改为以省份命名,从以省份命名改为以方位命名。有人说可以吸引学生,有人说只是形式,你怎么看?
第2题:
你是一名新闻编辑,现在实体书店关门,领导让你调查原因,你怎么办?(2018年7月15日上午山西省考面试真题)
第3题:
你是网络管理人员,现在一些视频有低俗媚俗的视频发布,你要约谈视频网站负责人,请进行现场模拟。
第1题解析与参考答案:
审题重点
审题点1:“很多高校热衷改名,从学院改为大学,从以城市命名改为以省份命名,从以省份命名改为以方位命名”
高校改名是当今教育界比较普遍的现象,我们可以结合生活当中的一些实例来破题,回应本题,引起考官共鸣。比如烟台师范学院改为鲁东大学,河北联合大学更名为华北理工大学。
审题点2:“有人说可以吸引学生”
高校改名后,名气更大,听起来感觉更好,而对很多填报志愿的学生来说,由于信息不对称,往往存在“以名取校”的现象,并且整个社会也存在这样的认知偏差,甚至在人才招聘方面校名也有影响,所以改名的确可以吸引学生。
审题点3:“有人说只是形式”
但是如果学校只是改称谓上的名字,而其师资力量,教研水平,专业设计等内在架构不改变的话,其在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等方面,仍然不能真正进步。
思维导图
参考答案
关于名称和姓氏,中国人历来讲究“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然而这种观念在当今教育界却不存在。正如本题所说,在过去十年内,国内大约四分之一的高校更改了校名,学院改大学例如烟台师范学院改为鲁东大学,省份改方位例如河北联合大学更名为华北理工大学等等不一而足。
高校如此热衷改名,真的能起到点石成金,化鸡成凤的效果吗?对此,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认识。
高校改名的确能吸引学生,无可厚非。国人对高校的判断存在着“校如其名”的狭隘观念。改名后的高校,其名称往往更高级,听起来更响亮,影响范围更广阔。而由于高考志愿填报时,很多考生及家长对大学的教学水平,专业设置等缺乏理性判断,就出现了“以名取校”的误区。而这种认知偏差也广泛的反映在社会的人才招聘中,很多企业盲目的跟风判断,误以为名字好的大学等于好大学,这也导致了改名热愈演愈烈。而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大部分高校改名后,其招生数量和录取分数线屡创新高,这也说明改名在吸引学生方面,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高校改名难改校园内涵,不宜过热。已故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曾说“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的孕育基地,其内在的师资力量,教研水平,专业设计才是构成一所大学的灵魂所在。可以说,没有这些根基的支撑,没有实实在在的教学质量,再华丽的名称也不免其庸俗的气息,再高大的楼宇,也难掩其卑微的灵魂。尤其是很多高校在改名升级的过程中,存在急于拓展教学领域和学科建设,在专业师资不齐备,教学设计不完善的情况下,匆匆招生,导致教学质量难以保证,严重伤害了相关专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效果,引发负面评论,影响整个大学的形象。
河有两岸,事有两面。如何遏制盲目的改名热,让高校改名不再是粉墨登场的闹剧。让高校教学建设回归理性,实至名归,需要我们多方努力。
首先,教育部及政府有关部门,要取消以往以大学和学院的名称级别来区分高校等级的传统标准,借鉴一流学科建设的理念,根据教研能力及专业方向,综合评定学校水平,鼓励高校结合自身优势,在专业领域做精做尖。
其次,社会媒体要加大宣传,通过各式各样的宣传方式努力淡化高校名称的作用,引导社会认识回归理性,正确看待高校名称与其实际水平的关系。
最后,高校要踏实作为。将更多的精力专注在传道解惑,科研攻关方面,以过硬的师资力量和优异的科研成果为自己证明。
将名字改在称谓上的,会随着时间流逝而淡化,将名字改在心里的,会沉淀在历史的长河,最终璀璨如星。
。。。
注:篇幅有限,答案及解析请下载试卷后查看。